[摘要]“沒有什么能夠阻擋”——許巍1)限售前兩天在新浪上發(fā)了條微博,大意是明年會有大量拋售。主要說的是三四線及部分二線。原因很簡單,透支
“沒有什么能夠阻擋”——許巍
1)限售
前兩天在新浪上發(fā)了條微博,大意是明年會有大量拋售。主要說的是三四線及部分二線。
原因很簡單,透支了。實際購買力沒有那么強,結(jié)果卻買出了一個高房價,撐不住的。
明后年二三四線房價下跌是大概率事件。
房價大漲之后,很多地方政府出臺了一個政策,限售。
不允許你賣,看你怎么跌。
限售地圖
你們真的以為限售會阻止房價下跌嗎?
2)交易費用
限售的本質(zhì)就是提高了交易費用。
交易費用簡單說,就是獲取一個東西的難易程度。
舉個例子,很多年前,正規(guī)的房產(chǎn)中介還沒有出現(xiàn)的時候。怎么買房子?怎么賣房子?
小城市賣房故事
貼小廣告是個好辦法,鄰里街坊小地方比較適用。
但是北京上海這種城市,靠小廣告賣房買房基本上是不靠譜的。
于是乎,房產(chǎn)中介出現(xiàn)了。
房產(chǎn)中介的出現(xiàn)是結(jié)果,因為大城市,所以有房產(chǎn)中介。小地方的中介,不是說沒有,而是很難成氣候。
越是小地方,越不需要中介。
比如說,一個鄉(xiāng)鎮(zhèn)上就三個小區(qū),都是過去的村子拆遷過來的,小區(qū)居民互相認識。
誰家買房誰家賣房,知根知底。
但是大城市不一樣,屌絲來到北京,往往是舉目無親,攢夠了錢想要買房的時候,只能去找房產(chǎn)中介。
房產(chǎn)中介降低了交易費用。
如果有一天政府宣布,要撤銷房產(chǎn)中介這個行業(yè)。那么北京的買房賣房交易成本會大大增加。
3)“ 小產(chǎn)權(quán)房 ”
今年北京的房價從317往后,跌了大概10~15%
因為XG,所以交易成本增加,房價下跌;
因為限貸,所以交易成本增加,房價下跌;
但是在北京,有一類房子的價格沒有下跌,反而漲了。那就是 小產(chǎn)權(quán)房 。
這種房子不受政府的XG限貸政策影響,能夠體現(xiàn)真實的供需情況。
我們知道這種房子是不能貸款的,只能兩人商量好,簽一個合同,全款交易。
這種交易某種程度上是不受法律保護的,風險偏高。一旦賣房人翻臉不認賬,后面就會很麻煩。
這種“麻煩”是對應一定的價格的,是交易費用的一部分。
比如說一套小產(chǎn)權(quán)房成交價是100萬,那么一定會有20萬的風險費用在里面。也就是說,如果風險比較低的話,那么這套房子起碼可以賣120萬。
全款+風險
綜合來看的話,小產(chǎn)權(quán)房的交易費用是比較高的。
交易費用高不代表無法交易。
在北京,“小產(chǎn)權(quán)房”的價格大致是同地段商品房價格的1/2
這個價格是真實的市場反應。
類似“小產(chǎn)權(quán)房”這種政府不承認的交易,它的本質(zhì)是什么呢?
是 限售 。
無法賣,就無法買。
4)真實的市場
貨幣如水,你設(shè)置一個障礙,它只是繞一下路而已。
限售真的能夠阻止房價下跌嗎?
可以,但那種屬于表面文章。官方看上去房子沒有交易,自然就不存在下跌。
這屬于政治經(jīng)濟學的范疇。
但是實際上,我們前面講得很清楚了,限售無非是增加了交易難度而已,想賣的人總能找到買家。
買賣之后的“合同價”,反應的是真實的市場。
不出意外,明年很多限售城市會有很多交易的房子都是幾年后過戶。
這兩年小城市的房價實在是過分,回想2010年左右,北京的房子才多少錢。現(xiàn)在看看很多二線的房價,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。
三四線很多地方的房價都漲到了1萬+
二線城市的吸引人才政策加上全國的去庫存政策,導致了這一輪的房價大漲。但是,二線城市終歸是二線,多數(shù)很難留住人。
三四線城市更是雞肋。
簡單說一下二三四線的操作,很多人根本賺不到錢。
小城市二手房市場不太吃香,多數(shù)人直接去售樓處了。
房價7K買入,第二天又開盤漲到7.2K,開心。
下個月,漲到8K。
又過了一個月,漲到了9K,哈哈哈開心死了。
好了,我們說現(xiàn)在房子可以賣掉了,再過倆月市場進入平穩(wěn)期,開發(fā)商考慮房價下調(diào)了。
但是,房子賣得出么?
兩年后交房,n年后下本。
真正賺錢的,是上一個上漲周期被套進來的那批人。(或者直接短入二手房的)
很明顯,你被套住了。
算了不說了,說多了都是淚,說多了又要被本地人噴。
5)結(jié)語
中國的樓市周期性很明顯,每當?shù)胤降膸齑孢^多之后,政府肯定要出手給地方去庫存。
這時房價肯定會有一次上漲。
這種上漲的背后,是政府改變了人們的短期預期。
以為國家真的開始重視小城市,未來也會很美好。
但很快,大家又發(fā)現(xiàn),小地方的生存處境一般,跟大城市比起來相差實在是太大,于是又紛紛跑回了大城市。畢竟,城市價紙是很實在的東西。
小城市的樓市就會因此陷入低迷,想賣賣不掉。這種低迷期往往是兩三年甚至三四年的時間。
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深入,人口先進入大城市再由大城市向中型城市外溢的趨勢不會變。
小城市特別是縣城,成為中老年人的過渡,長遠看沒有任何希望。
各地樓市紛紛出臺的限售政策,其實目的很明顯,就是看到了房價上漲太多,擔心有大跌的情況出現(xiàn)。但我們分析過了,真正的下跌是攔不住的,想要拋售房產(chǎn)的人會想辦法把自己的房子賣出去,沒有正常交易就走私下交易,無非是增加了一部分交易費用而已。
可樓市的淡季,誰愿意買房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