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摘要] 在上海、深圳等城市出臺收縮政策抑制過熱樓市的同時,另外一些城市卻因高庫存出臺鼓勵購房的寬松樓市新政。29日,沈陽市政府網再發(fā)布《
在上海、深圳等城市出臺收縮政策抑制過熱樓市的同時,另外一些城市卻因高庫存出臺鼓勵購房的寬松樓市新政。29日,沈陽市政府網再發(fā)布《沈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(fā)展的實施意見(試行)》,從公積金貸款、契稅減免、購租房補貼等方面,鼓勵沈陽高校、中等職業(yè)學校在校生、新畢業(yè)生買房和租房。
在中國,為了一套房子,可以透支幾代人的財富,不在乎大半輩子為地產商和銀行打工。特別是,房子在中國已經不再單單是一個住所,它是婚姻的前提、個人能力的體現、未來安全感的寄托。然而,買房年輕化,折射出的是我們全民心態(tài)的變異和整個住房體系的漏洞??梢?,在社會轉型期,沈陽出臺獎勵措施,鼓勵在校生、新畢業(yè)生買房,勢必會加劇買房年輕化這種社會病態(tài)。
不少年輕人因為過早當上“房奴”,不得不為了每個月的房貸“月供”緊衣縮食,除去日常開支、給老人的贍養(yǎng)費、為孩子存的教育經費以及償還房貸,真正可以支配的工資捉襟見肘。房子成為壓在心頭的一座大山,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來,也壓扁了他們的幸福感。因此,年輕人買房要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量力而行,切莫為了圖大圖好而讓自己背上沉重的經濟包袱。如果買房使生活質量急劇下降,顯然是得不償失。至于在校學生,要么住學校宿舍,要么租房住,大可不必考慮買房??梢?,地方政府不能為了“去庫存”政績,誘使在校學生和新畢業(yè)生做“房奴”。
換言之,靠學生“去庫存”,是一種行政錯位。事實上,隨著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強力推進,商品房租賃市場的逐步規(guī)范,先租后買、先小后大的購房理念,才更適用于年輕人。近日,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,對1873人進行的調查顯示,66.9%的受訪者畢業(yè)入職后租房居住??梢?,與其當痛苦的“畢房族”,不如做幸福的“租房族”。然而,調查顯示,就近租房難、虛假宣傳、中介費過高等,成為租房“三大難點”,從而也影響了大學生順利就業(yè)。因此,進一步規(guī)范租房市場,給力“租房族”,是地方政府的必然選擇。
鼓勵學生買房,不如激勵學生租房?!熬诱哂衅渌?,不是每個人都有住房。也就是說,有相當一部分人要通過租房解決住房問題,而剛入職的大學生,更是租房主要群體。基于此,我們不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,一方面,通過政策調控手段規(guī)范住房租賃市場,引導年輕人理性居住;另一方面,強力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,通過 公租房 、廉租房等,國家和年輕人建立起社會契約關系,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結合起來,使國家更具凝聚力,年輕人更有幸福感和創(chuàng)造力。